2023-08-01 3.15誠搜網
陪拍服務既滿足了部分消費者的拍照需求,提升了游玩體驗,也活躍了市場業態,增加了靈活就業機會,是一種雙贏的合作模式。對“陪拍業態”應該秉持鼓勵支持的態度,同時采取建設性措施予以規范引導,助推“陪拍業態”進入契約軌道,規范陪拍服務行為,維護雙方合法權益,促進“陪拍業態”健康有序發展。
資料圖片。3.15誠搜網配圖
“65元一小時,包妝造,探店費用和路費客戶報銷?!苯?,陪拍在小紅書、微博以及抖音等各大社交平臺掀起一陣熱潮。作為一種新興行業,陪拍行業目前仍以個人互約為主,在履約和安全性方面還存在不少問題。平臺化經營陪拍的公司應運而生,在平臺形同虛設的審核環節下暗藏風險。記者分別以陪拍者和用戶兩種身份注冊,以用戶預約時竟匹配到了自己注冊的陪拍賬號,不過標價竟比記者注冊時的報價翻了一倍。(據7月28日《北京青年報》報道)
自己出去游玩拍照不方便,只能自拍大頭貼?找陪拍解決。男友或女友缺乏拍照的耐心或技術?找陪拍解決。閨蜜爭搶拍照時間或角度導致拍照不過癮?找陪拍解決……有人有游玩拍照的需求,有人有陪同拍照的時間、設備、技術、經驗,雙方一“拍”即合,一次陪拍服務的交易或合作就達成了。
目前,除了有少量商家提供的陪拍服務屬于經營性服務,大多數陪拍服務發生于個人之間,屬于勞務服務。所謂“法無禁止即可為”,陪拍服務并未被相關法律法規拉入負面清單,有生存發展的市場空間和法治空間。這種勞務服務與陪逛街、陪游、陪診等勞務服務的性質一樣,都是陪伴經濟的一部分,既滿足了部分消費者的拍照需求,提升了游玩體驗,也活躍了市場業態,增加了靈活就業機會,讓陪拍服務者增加了收入。顯然,這是一種雙贏的合作模式。
但是,陪拍服務拍出的也不都是“美顏”和“笑臉”,有時也會拍出“丑顏”“愁臉”“氣臉”甚至“哭臉”。有時候,商家或提供服務的個人為了吸引客戶,促成交易,會對拍攝設備、技術進行虛假、夸大宣傳,欺騙、誤導客戶,而到了陪拍體驗環節,客戶才發現陪拍效果很差,與陪拍服務的宣傳明顯不符。有時候,雙方約定比較粗糙,對相關事項約定不明確,很容易發生“放鴿子”“不守時”等問題,引發服務糾紛。更令人擔心的是,陪拍服務多發生在陌生人之間,雙方缺乏了解,如有人不懷好意,有可能出現騷擾甚至更嚴重的侵害行為,給另一方的人身安全帶來危險或隱患。
盡管陪拍服務會有一些問題和風險,但也不能因噎廢食。對“陪拍業態”還是應該秉持鼓勵支持的態度,同時采取建設性措施予以規范引導。社交平臺等網絡平臺應加強對陪拍服務者和約拍者的身份、職業等信息的審核,可要求雙方對相關的誠信、安全等義務作出承諾,對相關信息進行備案。監管部門應對居間平臺或商家在陪拍服務營銷過程中的虛假、夸大宣傳行為加大治理力度,倒逼居間平臺或商家增強自律意識,守住法律底線和誠信底線,向客戶提供全面、真實、準確的陪拍服務信息。約拍者與陪拍服務者在溝通預約過程中有必要全面詳細約定參與人數、參與者簡要情況、起止時間、陪拍服務費用、地點、范圍及質量、違約責任等事項,形成更完善的陪拍服務契約,對雙方形成更明確、更有力的約束,促進雙方提升履約質量,也從源頭預防、化解陪拍服務糾紛。監管部門、行業協會等還可考慮專門設計陪拍服務合同示范文本或者網絡合同簡易文本,給雙方提供參照和指引。
給“陪拍業態”做好“契約陪拍”,助推“陪拍業態”進入契約軌道,是規范陪拍服務行為、維護雙方合法權益、促進“陪拍業態”健康有序發展的關鍵措施,具有合理性、必要性、可行性,值得重點關注探索。李英鋒
關鍵詞:陪拍業態
最新評論
查看更多評論